忽必烈一征安南,归岭南节度
- 日期:2020-12-03 07:29:06
- 来源:互联网
- 编辑:小狐
- 阅读人数:141
一、兀良合台伐
帝系三宗上,麟经一统尊。火盘承正据,虎落入雄吞。穷蹙南交兽,奔腾北海鲲。不教擒一索,遗恨付皇孙。
这是元朝翰林学士王恽悼念忽必烈的《大行皇帝挽辞八首》之一,这“遗恨”似乎就是两征失败,准备第三次征伐没有成行,而忽必烈去世了。
忽必烈一直想建立与乃祖成吉思汗相媲美的军事的千秋伟业,主持实施了渡江平宋和对爪哇、缅国、与等海外诸国的远征,先后都两次征与失败。
古称交趾,自秦始皇统一中国,南海尉赵佗了,成为中国的一部分,汉朝时就成为中国的一个郡,到了盛唐,设立都护府,归岭南节度。
到了宋时,李氏统治,被宋王朝封为交趾王,后来李氏的女婿陈日煚了老丈人的李氏政权,自立为王,进入陈氏时代。
蒙古帝国蒙哥汗时期,忽必烈远征大理后班师北返后,留开国功臣速不台的儿子兀良合台镇抚大理。
蒙哥汗七年(公元1257年)十一月,兀良合台率军进至边境,先派遣两名使者前行招谕,使者被国王陈日煚拘捕下狱,表示不甘臣服。
转年,兀良合台与其子阿术率兵攻入,人从未见过如此勇猛的蒙古兵马,很快就摧枯拉朽般击败人马,一举拿下都城升龙,国王陈日煚惊恐逃往海岛,躲避蒙古锐利的兵锋。
由于气候炎热潮湿,蒙古人马有些不适合,但立马退兵。
陈日煚着实吓的不轻,闻蒙古人退兵,便让位给儿子陈光昺,并主动派出使者带着大批礼物来谒见兀良合台示好。
兀良合台便奏请蒙哥汗,又向镇守云南的宗王不花禀报,答应了纳款内附。
二、忽必烈一征
蒙哥汗去世,忽必烈登上汗位,于中统元年(公元1260年)十二月,特派礼部郎中孟甲、礼部员外郞李文俊为南谕正副使,到持诏宣谕,允许其“衣冦典礼风俗一依本国旧制,已戒边将不得擅兴兵甲,侵尔疆场,乱尔人民。”
翌年,忽必烈又下诏封陈光昺为国王,规定三年进贡一次,贡品包括儒士、医人、阴阳卜筮、工匠各三人,贡品有金、银、苏合油、光香、沉香、檀香、犀角、象牙等,还派出讷速丁为该国达鲁花赤(者)
知道蒙古帝国不好惹,派出使者来觐见,进贡了贡品,对索要儒士等婉转地拒绝了。
忽必烈回赐玉带、金繒、鞍辔等物,下诏重申内属国六事:
一、君长亲朝;二、子弟入质;三、编民数;四、出军役;五、缴纳税赋;六、接纳所派达鲁花赤,并且强硬索要境内的商要和巨象(忽必烈对大象情有独衷)
国王陈光昺面对忽必烈的要求,不肯跪拜受诏,对上述六条,软磨硬抗不执行,并且派使者争辩力争,由于当时忽必烈忙于灭南宋,也就没有深究。
一晃,国王陈光昺死了,其子陈日煊自立为国王,事先并没有请示忽必烈。
此时,忽必烈刚刚灭了南宋,志得意满,闻陈日煊“不请命而自立”十分恼火,重申“六事”并发出警告:“汝若弗朝,则修尔城,整尔军,以待我师!”
你小子不履行“六事”我就发兵教训你。
陈日煊知道来硬得不行,就以道路难行,不习鞍马等婉言推托解释,就是不肯从命。
忽必烈看到这就是不想听命,又派出使者警告,随后设置宣慰司,以孛颜帖木儿为宣慰使都元帅,柴椿、忽哥儿为副使,准备对实施武力,同时册立来京城朝覲的国国王陈日煊的叔叔陈遗爱为国王,取代陈日煊,作为元帝国的代言人,并且命令柴椿率一千军马护送陈遗爱回任职,谁知,陈遗爱一回到,便被陈日煊砍了头。
忽必烈再也不能容忍,封皇子脱欢为镇南王,统大军征伐。
至元二十一年(公元1284年)十二月,忽必烈子镇南王脱欢率宽彻、李桓、李邦宪、刘世英、忙古带等将领分六路攻入,率兵讨伐占城的唆都也率本部兵马来与大军会合。
国王陈日煊派兴道王陈国峻率军在万劫一带阻击蒙古兵马,被一阵击溃,国王陈日煊亲率十万大军在排滩与元军乌马儿所部失利,退守泸江。
镇南王脱欢率大军浩浩荡荡杀入都城升龙,在宫廷举行了宴会,献俘授馘。
陈日煊知道硬拼不是对手,就避开锋芒,集兵屯粮,驻守要地,与元军展开激击战,又利用气候水土环境等天时地利人和拖垮元军,让元军逐渐陷入困境。
脱欢指挥兵马,一直想歼灭部队,几乎生擒陈日煊,逼迫陈日煊的弟弟无路可逃而投降。
战事进入僵持状态,虽然兵马屡战屡败,却无法有效地歼灭,一转眼进入夏季,天气炎热,暴雨如骤,让蒙古大军水土不服,染上疫病,人马纷纷病倒。
镇南王与众将商议,决定撤兵北返。
部队闻知蒙古大军退兵,频频在途中发起攻击,是前堵后追,给蒙古大军带来很多麻烦,得力副手李桓中毒箭身亡。
唆都所统兵马事先没有接到退兵命令,陷入兵围攻,一代名将唆都战死。
三、忽必烈二征
忽必烈第一次征就以失败告终,这令忽必烈耿耿于怀。
十一月,元大军分三路杀入。
王陈日煊有了上次的经验,故伎重演,不与元朝大军正面交锋,主动撤往海上,让脱欢寻不到主力部队,连人影都没有看到,相反,元军运送粮草的万户张文虎船队,在绿水洋一带遭到兵伏击,没能把军粮运达前线。
王陈日煊深知元军以北方人为主,不习惯这里的气候,等到春夏之交,瘴疫发作,元军就失去战斗力。
陈日煊一边躲避一边派宗室兴宁王陈嵩与镇南王脱欢商谈约降之事,借以拖延时间,元军。
由于军粮没有如期到达,军中缺粮,人心浮动,小股人马又常常夜袭,令镇南王脱欢又羞又恼,又奈何不了陈日煊。
火上浇油的是,原来归降的诸蛮纷纷倒戈,攻击元军,所据关隘几乎都失守,元军内部疫病迸发,让脱欢仰天长叹:“地热水湿,粮匮兵疲!”
面对现实,镇南王不得不又一次下令撤兵。
脱欢率一部走陆路,沿途屡遭兵马袭击,大将来阿八赤率一支人马开路,且战且行,十分艰难,中箭身亡,令脱欢付出惨重代价;参知政事樊楫所率舟师,也在白藤江一带遭到阻击,因潮退舟阻,樊楫被俘杀。
这第二次征,比第一次损失更重,令忽必烈对儿子镇南王脱欢的无能大为恼火。
王成功击退第二次征的元军,立刻派使者觐见忽必烈谢罪,进贡了大量物品。
可以说,今越南这个小国是元世祖忽必烈晚年的一块心病,一直惦记着这个两次征伐都失败的国。
到了至元三十年(1288年)人老多病的忽必烈接见北入觐见的湖广行省右丞刘国杰时说:“此事犹痒在心,岂诸人爬搔所及”决定征讨,令刘国杰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,与宗王亦吉里带准备兵马征,但由于忽必烈随后病重去世,让征的事作罢。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元军
元军,蒙古帝国,军队分三等,战斗剽悍,在军事上成就了不可磨灭的辉煌。
网友评论
猜你喜欢
-
忽必烈远征云南,云南的简称滇,为云南得名的开始
04-18 -
三是忽必烈作为一个蒙古王爷,条件也差,忽必烈最终在中国建立元朝
09-12 -
忽必烈亲自召见文天祥,这才是他给后世留下的不朽的精神遗产
11-01 -
蒙古南侵计划也同时宣告失败,襄阳城也危在旦夕,疑似叛逃蒙军,终于破城
05-27 -
但是南宋人民一直顽强抵抗,而对于岳飞的后人忽必烈也是十分礼遇,当时在位的君主是忽必烈
04-10 -
忽必烈征伐日本,它的统治者是东方的摩诃末
04-04 -
王文统的理财,说明王文统负国恩被极刑的真相
11-15 -
作为嫡长子的他被立为皇帝,四岁登基,六岁的赵显就做了忽必烈的俘虏,出家做了和尚,但是最终却死于文字狱
09-12 -
忽必烈在苍山洗马之后(六)
12-17 -
蒙古人如此彪悍勇猛,为何元朝还仅存不到百年就覆灭夭折了,专家,看看忽必烈做了啥
08-08